近年来,本溪城区人口不断增多,机动车辆逐年递增,城区各中小学和幼儿园上下学时校门口拥挤不堪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上下学这个短短的时段内,大批的学生涌现在校门口,再加上大量前来接送孩子的家长,还有占道经营的小摊小贩等,经常造成校园周边所处地段交通堵塞、秩序混乱等险象环生的局面。作为交警部门来说,如何规范学校周边交通秩序,给广大中小学生创造平安畅通的通行环境,彻底解决高峰时段学校周边道路行车难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任务。笔者以本溪城区为例,结合工作实际,浅谈一下城区校园周边拥堵现象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一、当前本溪城区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现状
由于山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为满足买房入学需求,城区内学校基本都设在人车流量较多的主干道上,比如东胜小学、联丰小学、十二中学、本溪市高级中学、本溪市实验幼儿园等,或者设在主城区的二马路上,比如十四中学、师范附小、东明小学、群力小学、迎宾小学、艺术实验幼儿园等,且时间集中在早晚出行高峰时段,这一庞大的接送车辆队伍停留等候在学校门口前,由于人口集聚,机动车辆较多,人车抢道,导致学校门前秩序混乱,高峰期交通不顺畅,堵车现象严重,令正常行驶的车辆和过往群众叫苦不迭。另一方面,学校周边供车辆停放的硬件设施不健全,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直接威胁着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交警部门积极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加强对学校周边道路的交通安全管理:设置早晚护学岗,开展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并在学校附近路口增派警力加强执勤和巡逻力度,及时疏堵保畅,确保交通安全。目前,校园周边的道路交通状况已有明显好转,但仍存在拥堵及行车难的现象。
二、导致校园周边道路拥堵的原因
(一)学生上下学时间集中在早晚车流高峰时段。城区大部分学校采用通学制,实行统一的作息时间,并且大部分中、小学校的作息时间设置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是差不多的,因此,我们在上下班时常常会发现路面上满是身着校服的学生。在学校上学、放学时段,大量学生和接送的家长短时间内涌到有限的路面上,给周边道路造成了很大的交通压力,加之上下班的过往车辆,道路负荷量太大,很容易造成路面交通堵塞。
(二)接送学生车辆交通违法现象较多。我市现接送学生的车辆主要有小型私家汽车、摩托车和电动车。这些车辆接送学生时,乱停乱放、逆行、乱调头等违法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摩托车和电动车,经常占道停放,大量违停和不熟悉道路的家长驾车易引发交通拥堵。为缓解学校门口交通拥堵的情况,部分家长经常将车停放在离学校比较远的地方等候小孩放学,但一些学生家长却经常将接送小孩的汽车、摩托车、电动车任意停放,使学校门口交通处于瘫痪状态。
(三)部分学校对学生交通安全重视程度不够。虽然交警部门经常深入到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但光靠交警部门唱“独角戏”,收效甚微。从现实来看,学校主要还是将学生的安全责任寄希望于家庭和社会,能主动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育范畴的学校还较少。致使学生们普遍存在交通违法现象较多、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上学、放学途中,许多孩子由于赶时间上课或着急回家,加之常期形成的不良交通习惯和“从众心理”,都不太注意交通规则,甚至可以说,很少有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经常有骑自行车并行、逆行、闯红灯、越线的现象,对交通标志、标线熟视无睹,基本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人太多一窝蜂地往外冲,不算窄的马路也被占得满满的,给来往的机动车造成了很大障碍。
(四)学校周边停车泊位紧缺。由于校园周边道路的利用率较高,使得配建停车位数难以达到要求数。而每天接、送学生的汽车有上千上百,学校旁边施划的停车泊位却只有几十个左右,明显不能满足停车需求,导致许多家长直接把车停在马路上接送学生,严重占用了道路资源,而且是一辆车刚开走,一辆车马上又停下,学生在道路上下车,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机动车和正常行驶的非机动车也很容易发生碰擦等事故,严重影响了城市主干道的交通畅通。
三、校园周边疏堵保畅的几点建议
接送孩子本是家庭的事,但现在成了社会的难点,热点问题,且又涉及车辆、行人的交通问题,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密不可分。当然,解决学生的接送难题,主要还是要依靠政府主管行政部门以及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只要重视了,有组织、有措施、有协调,难题也不会成为“老大难”。
(一)完善基础建设,提高通行能力。加强校园周边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校园周边道路通行能力,是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和师生出行难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号灯、安全标识和交通安全线,设立警示牌,及时提醒驾驶员前方学校,注意减速慢行,切实改善上、下时段学门口车辆拥堵现象,确保学生安全,同时,达到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二是在学校周边设立等候区,规范接送学生家长及车辆等候与停放地点。并建议相关部门借鉴其它城市的先进经验,在学校门前建立“港湾式”停车场,以便最大限度的增加路面临时停车泊位;三是建议学校多设一处或两处学校的侧门,实行学生校内分流,避免人车及学生家长集中于学校唯一的校门前,更好的保护学生的出行安全。
(二)加强路面管控,改善学校周边环境。一是结合实际工作,科学调整勤务模式,增强校园周边道路巡逻管控,加强校园周边的交通疏导,维护交通秩序。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进行合理规划,防止上学和放学期间交通堵塞和人群大量集结。从严查处无牌无证,乱停乱放,不各行其道等交通违法行为,特别是针对高峰时段机动车与行人、学生争道抢行,车辆乱停乱放等极易发生交通拥堵的实际情况,发现一起,查纠一起,有效净化学校周边交通环境。保持严管高压态势,最大限度地消除影响学生出行的交通安全隐患,切实维护包括学生在内的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权益,遏制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隐患,维护学生上学、放学期间的道路交通秩序;二是联合行政执法、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对次干道及支路两侧的店外加工、摆摊设点、马路市场和商场门前自行车占用便道停放等占道经营行为进行清理,做到进店经营,无占道行为,对于没有经营条件的,一律取缔。通过综合治理,改善次干道及支路通行环境,增强其分流能力,促进我县交通流循环发展;三是进一步落实“护学行动”。根据城区各中、小学校周边上下学时段交通密集以及接送学生的车辆乱停、乱放的情况,交警部门应通过设立护学岗的方式,在上下学高峰阶段,安排警力,定点管理,每天派专人负责各学校门前的交通疏导工作,及时清理乱停乱放的放接送车辆,引导家长送到孩子后尽快离开。实践证明,“护学行动”,既是维护校园周边秩序的需要,也是交警部门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服务的具体体现。“护学岗”的运行,能及时缓解校园门口因人多、车多引发的交通拥堵和秩序混乱。
(三)搞好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布局。一是政府部门要切实重视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布局,将其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对学校周边的新建建筑,在交通安全、消防设施、公用设施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学校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安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为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教书育人的环境,新区建设要留足配足学校用地,不要出现挤、改、卖教育用地现象;二是政府协调公交公司等相关部门,采取科学规划站点,优化学校附近运行路线,增加通过学校的公交车行车班次,不断提高客运的服务范围、通达深度和安全水平;根据学生分布情况,在学校上、下学时间,变客运班线车为“校车”,解决学生上下学期间运力严重不足的现状,同时,着重解决寄宿制学生周一、周五上放学的交通问题,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四)增强与校方沟通,形成有效的工作思路。一是掌握源头信息,规划停车区域。通过学生填写登记表采集学生家长车辆信息,掌握接送车辆总量及各年级数量,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了接送学生车辆信息台账,并根据校园周边实际停车条件规划了停车区域,制作停车示意图发放给家长,使家长了解自己的停车区域,做到自觉有序停车;二是开展志愿活动,让学生参与管理。每周安排一次学生志愿者协助民警管理停车秩序。对违停的家长们进行劝导;对驾驶人不在现场的车辆由学生们张贴“车辆违规停放劝告单”,并记录下车辆号牌,交由校方对照车辆信息台账后在周一升旗仪式上进行通报点评;三是通过家长承诺,提升自觉意识。校方向每位学生发放“学生家长停车承诺书”,要求家长在承诺书上签字承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停车,最终形成“学校牵头管理、学生积极参与、家长承诺践行”的工作模式。
(五)加大宣传力度,破解校园周边拥堵难题。一是利用开学契机,精心上好交通安全第一课,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交通安全讲座、设置交通安全展板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师生平安文明交通意识;二是对家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更新出行理念。向每一位家长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交通安全公开信”或短信,要求每位家长配合交警部门和学校做好交通安全工作,自觉遵守学校门前交通规则,不违法占路停车,临时停车即停即离;不逆向行驶,不超员不超载,遇人行横道自觉减速慢行,并教育自己小孩要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或是让学生乘公共交通工具,教育培养孩子自立能力,减少家长车辆对交通高峰期带来的压力;三是积极建议教育部门,将交通安全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拟定具体课程安排,定期组织学生上交通安全课。另外还可以采取孩子与家长一起上安全课的方式,提高家长的以身作责、给孩子做表率的意识。